网站公告:
欢迎来访:专注200KG/1CBM及以上货物
服务热线:020-39280356

TELEPHONE


行业物流博文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手机:
18620926886
电话:
020-39280356
邮箱:
sunhayl@foxmail.com
地址:
广州白云区华邦物流园C区5-412
行业物流博文
医药物流扩建药品运输网络 第三方医药物流成投资热点
发布时间:2010-07-22 14:21:21 点击量:

 

  医药物流扩建药品运输网络 第三方医药物流成投资热点

 

   在轰轰烈烈的医药物流“围城”运动中,《医药经济报》记者发现,原先并不为业内所看好的药品第三方物流,此时急速升温:此前,上海医药在去年12月底收购了苏州物流中心,欲将苏州物流中心打造成上海医药第三方物流的主阵地;而近日,浙江华通医药物流有限公司的第三方物流二期建设的2.2万平方米仓库和软件系统正等待验收。

    政策导向酝酿温床

    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发文鼓励有实力的医药商业发展现代第三方物流,但整体来看,促使第三方物流形成气候的政策时机尚未成熟。直到近两年,随着压缩药品流通环节成为政策导向,药品招标采购推行“两票制”、《药品管理法》不允许生产企业异地设库等推动药品渠道扁平化的动作频起,第三方物流渐入商业公司的法眼。

    作为仅是县级医药公司的华通医药,打造第三方物流之举自然也是当下这股趋势所造就的案例之一。华通医药物流董事长钱木水认为,时下正是商业公司介入第三方物流的机遇。

    实际上,药品招标采购新规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药品分销模式;同时,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推进,进一步强化了对商业公司具备在二级以下医疗机构配送和网络覆盖能力的要求,使得商业公司向物流化转变成为不可逆转之势。

    去年,国家发改委《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六部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等政策出台,呈现出对医药物流发展前所未有的重视;尤其是新的药品招标采购意见,一方面鼓励生产企业直接招投标,另一方面又规定“由生产企业或委托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药品经营企业向医疗机构直接配送”。由此,引燃了2009年至今的商业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热”。

    比如,上海医药在苏州建立的苏州物流中心,承担的主要是药品第三方物流的现代仓储和现代物流的功能。一方面,上海医药可借第三方物流拓展新的业务模式,与医院纯销、药品批发和终端配送的主营业务形成互补;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又可有效衔接上游企业和下游用户,降低药品配送成本,为上游厂家和药品流通节省费用。

    “另一方面,目前各地正在进行的GSP重新认证和药品配送招标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配送企业必须要有物流中心,且面积要在15000平方米以上。”国药控股高级顾问干荣富告诉本报记者,如此一来,一些没有现代物流配送能力的企业,就必须委托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第三方医药物流公司来配送。

    第三方物流就这样被催热。

    江苏省物流与采购中心专家张凌辉认为,随着医药物流中心的普及和医药商业集中度的逐渐提高,第三方医药物流资格的授予将会在今年大规模开禁,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国医药流通业的整体运营水平和产业效益。

    谁是最适合这只鞋的人

    而值得关注的是,对药品第三方物流概念的界定,政策至今未有明确说法,由此也在业内引起了一些争议,争议点主要落在第三方物流承担者是否必须是专业医药流通企业。

    杭州邦达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震坚持认为:“关于第三方医药物流的定义,我还是主张必须是非医药流通企业。”

    杭州邦达近几年通过为医药生产企业提供药品第三方运输业务,目前已将药品运输的网络覆盖到全国主要省份。但是,邦达提供的仅仅是“送药”的服务,而且不具备药品GSP资质,而有无GSP资质恰是一般流通企业与医药流通企业的最大区别所在。

    钱木水认为,药品是特殊商品,因此,第三方物流应该是包含药品验收、仓储、养护和运输甚至终端服务在内的整套服务系统,而不是第三方运输,医药经营流通企业来做第三方物流恰能体现这种专业服务。

    “GSP的管理对药品第三方物流也是适用的,比如药品冷链管理系统,不然,药品质量在这一环节也会存有安全隐患。”钱木水说。

    浙江海王医药董事长宋建华亦支持钱木水的观点。他认为,一般的物流企业介入药品第三方物流,既缺乏仓库,也没有冷链系统,发展其实比较有限。“不过,国外的大物流公司,比如TNT等就是只做物流,不做经营。除非国内的一般物流公司能够像国外大物流公司那样提供专业的药品第三方物流服务,发展前途才会比较光明。”宋建华强调。

    存在逻辑是新命题

    目前,药品第三方物流的形态大致可归结为三种:一是仓储型物流,即圈一块地建仓库,提供专业库存,靠仓储赚钱;二是运输型物流,即买几部车,有固定的运输地区,赚货运的钱;第三种就是流通配运型物流,即专业配送,同时强调如何做好终端服务。

    专家分析指出,从长远来看,第三种形态将是医药第三方物流的大方向,而一般的跨行业物流企业大多只能做到第二种,因此,医药商业公司发展第三方物流得天独厚。

    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全国具有药品第三方物流资格的医药商业公司只有寥寥几家,长三角地区仅有英特药业、华通医药和上海医药3家,广东省在2007年批准了第一家广东康力医药物流公司之后就再也没见到新加入者。而类似邦达这样介入药品运输服务的跨行业物流企业则为数众多,医药商业领域的调拨业务绝大多数就是通过这些物流公司的货运来实现的。

    不过,在现时热火朝天的表象下,很容易让人忽略掉对医药第三方物流存在逻辑的考量。无论是跨行业物流公司还是医药商业企业来提供医药第三方物流的服务,未来都必须考虑“效率”与“成本”的问题,而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实现收益最大化,关乎物流业务的可持续性。对于正在圈地药品第三方物流的医药商业公司来说,在强调专业化服务的基础上,如何兼顾成本与效益正成为一道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