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
- 13926082613
- 电话:
- 020-39280356
- 邮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广州白云区华邦物流园C区5-412
运用行业典型案例 推动物流业发展
——2010中国物流与采购信息化推进大会暨物流企业CIO峰会上的讲话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
自去年3月份国家颁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8月份召开了全国物流信息化推进大会以来,物流业及其信息化建设都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发展在加快、在深化。今天大家聚首杭州,总结一年来的发展,展望未来的趋势,已成为业内人士盼望的节日。为了总结经验,我们继续开展了优秀案例的征集和推介。今年是结合工信部的物流信息化优秀案例征集和推荐工作进行的,共收集了各种案例100多个,经过专家评审共选出46个案例作为2010年的优秀案例,分布在物流企业、公共平台和产业供应链3个方面,其中物流企业信息化类的17个、产业供应链的20个、信息平台类的9个。本次评选坚持了应用为主的原则,并突出了专业化的方向,因此产业供应链的案例比重上升,这是当前物流发展方向的体现,正是我们乐意看到的。评选的优秀案例集作为本次大会的会议资料发给大家。关于优秀案例的征集、评选和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工作,我们会继续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断完善,使之在物流信息化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下面我就结合案例,对当前物流信息化的热点问题谈一些看法,这些看法记录了我们对这些热点问题及未来趋势的思考。
一、产业物流信息化的机遇与困惑
近年来在产业升级和生产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制造业、商贸业、农业等传统产业对物流与供应链建设越来越重视,与此同时物流企业进入专业化领域的成功案例也越来越多,这两部分构成了产业物流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从信息化角度来看,成功案例集中在两种类型:一是制造、商贸等企业如何通过信息数据的集约化管理推进内部物流资源整合与优化。关于这个问题,去年我们曾通过物流企业的案例说明了此类整合要处理好管理架构的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处理好效率与活力的关系,并提倡信息管理的集中度通常应高于决策管理的集中度,这些做法其他企业也是可以借鉴的。二是物流企业如何与客户的信息数据整合,推进供应链建设,我们特别注意到这方面在深化。在本案例集中有的公司称之为从“数据级”整合转向“流程级”整合。在“数据级”整合阶段,重点在于解决信息系统之间数据的标准、安全、可靠等层面,并不涉及双方的流程协调与整体优化;进入到“流程级”整合,各自还要调整系统(包括流程)来实现协同和优化的目的,说明已经开始形成了整合效益和双赢的机制,这一步的深化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物流企业要顺应这样的趋势,加快过渡的进程。
值得重视的是,面对这样一个进程,物流企业往往会在实践中感到困惑或徘徊,因为物流企业往往是被动的,是被整合的,要按照客户的标准去修改信息接口、调整自身的流程,这反映了截止到目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产业供应链的“链主”是制造企业、商贸企业等客户,而不是物流企业。这可能正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如果不承认“链主”在供应链建设中的主导地位,适当地调整自己的策略,物流企业的专业化探索就会走弯路、事倍功半。因此只有正视现实,正确地定位,物流企业才有可能化被动为主动,更好地去创造整合的新价值,在供应链上提高话语权,获得合理的回报。
所谓的正确定位,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物流企业要改造自身的KPI体系。过去,自身的KPI是以降低成本为核心的,客户的KPI只是约束条件;现在要把客户的主要KPI纳入自身的目标体系当中,这样才能和客户的利益一致起来,去发现整合协同的效益。至于信息系统的建设只不过是这些关系、流程、KPI的固化形式,这些问题捋顺了,技术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公共信息平台的发展依赖于公共服务的创新
公共信息平台无疑是物流信息化中最具挑战性的内容,因为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已经投了大量资金,可预见的未来还会投入更多的资金,但是截止到目前可以称之为成功典范的案例极少,尤其是能在商业模式堪称成功的更少。相反,商业资本投资于信息平台的还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即使不成功也不必去担心。所以我们要更多地关心政府投资或支持的一些公共平台如何建设的问题。我们欣喜地看到像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建设的物流电子枢纽在这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为什么会有大量的失败?我看最根本的原因是政府投资的平台没有明确定位在公共服务的基础上,结果不是进入了商业领域却又不允许客户选择,就是提供的公共服务并没有价值,客户不会去选择。解决上述问题,一是明确公共信息平台的商业模式,即商业平台可以赢利,但不能垄断,要通过客户的选择来竞争;而垄断(或强制)性平台不能赢利,要有合理授权,体现公益性;二是大力发展公共服务的创新。公共平台的需求呼声极大,成功者极少,说明公共服务亟待创新。浙江的物流电子枢纽把服务定位在标准化,因此只做信息的交换而不做交易,这是对公共服务比较准确的把握。
从成功的案例来看,把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职能定位在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上显然是不够的,因为互联网已经基本解决了一切信息的互联互通问题,物流平台则要解决物流的服务和流程能够互联互通,责任能够传递,能够满足商业上组网和管控的要求。这里要明确两点:一是这里所指的物流信息背后都关联着某种服务和责任,属于商务信息或管理信息;二是信息的整合是要完成相关物流服务和责任管控的整合,形成新的物流服务和管控体系。显然单纯的信息网站很难满足这样的需求,因为一般的信息交换背后并不要求交换服务和传递责任。
现实中这样的需求无疑是多元化的、可选择的、商业性的,所以应由市场来解决,因此商业平台具有宽广的前景。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这些需求中的公共服务问题,例如认证(企业、人员、设备、货物、票据)、数据交换、支付与担保、纠纷处理、信用体系、定位与跟踪等。其中有些是可以通过商业模式解决的,还有许多需要政府提供相关的服务。因为政府监管的信息许多是可以,也应该服务于物流平台发展的,在这方面进展很慢,以致许多商业平台不得不自行去解决这些基础信息的获取。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平台的进展缓慢是公共服务创新滞后的标志。#p#分页标题#e#
目前公共服务的整合与公共信息的开放就是最现实的公共服务创新,至少可以从以下两点做起:一是建设通关、商检、质检、年检等政府监管的整合平台,形成一站式服务;二是建设政府可以开放的信息电话平台,提供规范服务,例如企业注册、身份证查验、车牌查验、特殊资质查验、交通道路和气候实时信息等。除了有这样的信息平台可供使用,还可做成标准的系统插件,很容易地被整合到企业的信息系统内部去,可以得到同样的服务,这样企业的物流流程就把公共平台的服务整合到自身的物流流程和管控体系中去了。
三、重视物联网发展对物流信息化带来的深刻影响
物联网是当前物流信息化的一个新热点,但主要还是热在技术界,产业界则相对较冷,这反映了一个偏差,即把物联网单纯地看成是一种技术创新,而忽视了对未来信息化的方向和方法可能会产生的深刻影响,这些影响对于产业界从事信息化应用的人来说却是不可不关注的。这里分别从信息的采集、传输、应用三个环节简要地列举几点:
第一,物联网时代的信息化建设,在信息源端,要把社会资源纳入规划。过去一切信息靠自身投资来采集,建成完全封闭的系统,这样的时代过去了,物联网时代将是一个信息空前丰富,需要用整合的方式加以组织和利用的时代,同时也是开放自身信息去寻求利益的时代。技术层面关注如何采集信息,应用层面关注如何整合应用,目前看来是后者的难度在制约物联网的发展,因此不是采集信息的技术在推动物联网的发展,而是整合信息的成功在推动物联网的发展。在本案例集中已有许多实践,这里只是强调要把整合外部信息作为一个重点来对待。与此同时,社会信息的公共服务层面亟待发展,主要是技术标准和游戏规则。
第二,在互联互通的环节,信息系统开放与安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信息化固然有利于透明化,但是如果信息关联着价值和责任,不透明可能正是需要的,这就是信息安全性的本质所在。因此在物流信息化过程中透明化总是相对的,而各种形式的不透明、不对称才是绝对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安全性重于透明化,是决定透明化分寸的前提。从技术上看,让系统透明起来并不难,难的是让系统有合理的不透明,体现管理和商务的安全性要求。
在案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既开放又安全的探索,涉及技术、法规、管理、商业模式等各方面的创新,非常值得关注。因为在原有的状态下,开放与安全是基本均衡的,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打破现有的均衡、实现新的均衡。可以断言,创造开放与安全的新的均衡将是物联网发展的一条主线,我们呼唤更高的方法论。
第三,在信息加工应用一端,各类集中的数据中心建设是成败的最终标志。经过数据采集、互联互通以后会进入数据加工和智能化应用的阶段,许多专家也已经提到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和相应的人才将可能成为物联网发展的瓶颈。但我这里还要对两点可能会被忽视的问题做个补充:一是网络结构趋于集中化,即呈现神经网络模型特征,信息的管理、加工、服务的集中模式会越来越明显;二是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成为成败的关键。因为物联网的发展只能是局部开始,逐渐整合,因此各类数据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将成为所有矛盾的焦点,如技术标准、商业模式、流程管理、成本效益等都要在局部取得成功,最终表现为数据中心能否成功、成长。与此同时还有相应体系环境的变革,因为此类数据中心将冲击现有的管理体制,如属地管理、行业分类、有限责任、税收监管等,都需要有新的创新才能适应物联网时代的要求。可以说,目前案例集在这方面的探索还不足,或者总结还欠深入,但一定会很快受到关注,热起来。
我认为物联网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而是从信息整合向服务和管控整合的深化,上面列举的几个问题可能是这种深化的标志,也可以说是难点。在今后的物流信息化实践中有意识地加以探索解决,积累起来,推广开来,就是物联网发展的进程。
今年的案例能够成功推出,是物流产业推进的结果,是广大企业界支持的结果。用典型案例的方法来推进物流与采购信息化的发展将是我们一个长期的工作方法,案例中凝聚了成功的经验,也预示着未来的趋势,是实践的真实记录,也是理论研究的基石。希望每年一册的案例集能够成为我国物流与采购信息化进程中的脚印。